• PG电子(中国)官方网站

   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      2016年一季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运营情况

        来源:海关信息网      作者:    发布时间:2016-06-06

      据海关信息统计,2016年一季度中国电子信息业整体增速放缓,且月度增速变化较大。其中,出口7995.9亿元,同比下降2.9%,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3.8个百分点,进口6352.3亿元,同比下降2.6%,较去年同期下降3.1个百分点。

      具体来看,一季度中国电子信息业呈现以下特点:

      1、加工贸易主导进出口,进出口出现双降;一般贸易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进出口逆势增长

      加工贸易方式是我国电子信息业进出口的主要方式,出口4884.8亿元,同比下降13.5%,占比61.1%,进口2888.5亿元,同比下降11.8%,占比45.5%;一般贸易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2.4%和28.2%,进口同比分别增长4.5%和3.7%。

      2、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为出口主体,电子技术主导进口

      2016年一季度,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出口5545.9亿元,同比下降6.6%,占同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总额的69.4%,位列第一。同期,电子技术进口3690.2亿元,同比增长1.3%,占同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口总额的58.1%,在贸易整体微跌的背景下,电子技术逆势增长,说明我国相关企业转型初见成效。

       2016年1-3月我国电子信息业进出口商品情况(单位:亿元,%)

      商品类型

      出口

      进口

      (亿元)

      同比

      %

      占比

      %

      (亿元)

      同比

      %

      占比

      %

     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

      5545.9

      -6.6

      69.4

      1472.1

      -7.8

      23.2

      电子技术

      1754.9

      13.9

      21.9

      3690.2

      1.3

      58.1

      光电技术

      436.1

      -11.9

      5.5

      610

      -14.3

      9.6

      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

      148.3

      -10.2

      1.9

      479.3

      2.4

      7.5

      材料技术

      96.3

      16.8

      1.2

      60.6

      -6.8

      1

      其他电子信息产品

      15.1

      -4.5

      0.2

      40

      14.1

      0.6

      合计

      7996.6

      -

      100

      6352.2

      -

      100

      3、香港和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,对印度的出口迅猛增长;韩国和台湾省为主要进口市场

      出口方面,作为我国电子信息业出口的主要国家,香港和美国的出口额分别为2199.2亿元和1394.6亿元,二者占总的出口额的44.9%。近来,印度国内对电子信息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,同时印度国内所需的电子产品大量需要进口,中国作为印度进口的主要来源地,对印度的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大幅增长,同比增长了51.2%。

      4、外商企业为进出口主体,增速大幅放缓,所占市场比重明显下滑;民营企业进出口高速增长

      2016年1-3月份,我国电子信息业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578.4亿元,同比下降了11.4%,占比69.8%,占比下降了6.7个百分点,进口4267.2亿元,同比下降9.5%,占比67.2%,占比下降了5.1个百分点。同期,民营企业出口1958.6亿元,同比增长33.3%,占比24.5%,占比上升了6.7个百分点,进口1707.2亿元,同比增长19.7%,占比26.9%,占比上升了5个百分点。

      5、广东省为进出口主体,四川进口涨幅近接四成

      作为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主要进出口省份,广东省出口2773.3亿元,同比下降4.4%,占比34.7%,进口2347.9亿元,同比下降1.2%,占比37%。出口方面,除江苏和浙江的出口额上升以外,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。进口方面,除四川、浙江和福建三个省份不同程度的上升以外,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,在四川省对电子信息行业的大力发展和支持下,四川电子信息产业进口200亿元,同比增长了38.3%。

      通过对电子信息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方式、商品、贸易伙伴、企业性质和主要区域五个方面进行分析,结合当前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原因,2016年一季度电子信息业进出口放缓的主要原因如下:

      1、国际竞争加剧,行业面临诸多挑战。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脚,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不断增多。发达经济体频繁利用反补贴、国家安全等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和跨国并购:新兴经济体出于保护本国产业发展的壁垒也不断增多。目前电子信息行业对外合作仍以产品贸易为主,技术研发、人才交流和标准规范等高水平合作深度不够;对国际主流生态链的参与度、贡献度和话语权有待提提升:单个企业“走出去”不乏成功案例(例如:华为、海尔),但产业链整体“走出去”协调度偏低。同行业间的恶性竞争问题依然突出,尚需拓展新模式和新方法。

      2、国内创新能力不足,产业结构有待提升和优化。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,传统比较优势逐渐削弱、自主创新能力不足、企业品牌影响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,要继续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基础,促进融合发展,围绕产业链促进融合配套发展,着力推动软硬融合、制造业与服务融合、网络与产品融合。实施智能硬件行动计划,加快培育基于互联网的融合性新产品,鼓励大众创新、万众创业,为产业发展开辟新空间[①]。

      综上所述,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,面对工业经济下行持续加大的困难与挑战,当前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速度有所放缓,但是我国的电子信息行业迎难而上,主动作为,整体运行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,转型升级成效显著,创新能力明显提升,产业体系不断完善,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将发挥积极的支撑引领作用。